过去几年,国内基建投资如火如荼,带动了下游不锈钢消费市场的火爆行情,用作不锈钢炉料的电解镍价格水涨船高,多数不锈钢厂商转用含镍量较低的镍铁来替代部分的电解镍,以控制生产成本,镍生铁产能应声逐年增加。经过将近5年的快速发展,镍铁已被不锈钢厂商高度认可,目前太钢集团的镍铁使用比例已达50%,宝钢集团为30%左右,各大钢厂仍在尽量提高镍铁的使用比例,镍铁发展前景看好。
在最初规划的镍铁产能中,小高炉、小电炉冶炼设备一度遍布全国,大多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山西、河北等省份。然而,小高炉和小电炉产能利用率低,显然无法满足国内镍铁需求的快速增长,2011年起RKEF电炉法渐渐发展为主流工艺,许多新上马的大型镍铁项目几乎均采用这一工艺。近年来我国镍铁冶炼设备总数的变化反映了技术升级的趋势。2012年,我国镍铁冶炼设备共计369台,其中矿热炉298台、高炉71台;至2013年,我国镍铁冶炼设备总数增至475台,其中矿热炉415台、高炉降至60台。相应的电炉法产能占比也由2012年的77.66%提升至2013年的86%。值得注意的是,RKEF工艺产能占比由2012年的43.7%提升至2013年的65%,说明新增设备中RKEF工艺占据较多的份额。
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,中国镍铁产能持续扩张,已由2010年的33.8万吨增至2013年的86.08万吨,年均增速达36.6%。2012年产能增幅明显增加,主要是由于2011年当时规划的部分产能并未按计划投产,并延至2012~2013年释放。2012年下半年以来,由于下游需求持续疲弱,镍铁行业出现持续性开工不足问题,预计2013年镍铁生产企业开工率将进一步下降至49%左右。
另据调研所知,未来3年内我国将有大批镍铁项目即将上马,新投资镍铁冶炼设备数量将达76个,其中约半数分布在江苏地区,其余省区如山东18个、内蒙古12个。一方面,不锈钢厂自建镍铁产能配套项目增加,如青山、金川、宝钢等钢厂近年来均有产业链延伸的动作;另一方面,在建和拟建项目产能规模较大,其中不乏百万吨级的规划项目。如:临沂亿晨镍铬合金规划6台33000KVA的RKEF炉子,预计2013年10月份投产2台,2013年12月份投产2台,2014年年底全部建成,新增产能规划100万吨/年。金川集团在广西防城港设计年产100万吨的新项目,预计2014年投产。内蒙古硕丰实业规划2台33000KVA的RKEF炉子,产能设计100万吨/年,预计2014年5月投产。河北唐山凯源实业设计年产100万吨新项目,建设周期为4年。此外,江苏新建生产线中宝通镍业、鑫源丰新材料等公司规划产能也较大。
新建产能分布多数集中于内蒙古地区及江苏沿海,大体可概括为地域集群和港口集群两大特征。内蒙古地区新建产能为地域集群的典型代表。目前广泛使用的电炉技术耗电量大且产量较小,而内蒙古地区电价较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绝大多数地区可降低25%以上。内蒙古低廉的电力成本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涌入该地域,形成我国镍铁产业集群的一极。同时,山东、江苏地区新建产能代表了镍铁产业集群的另一种模式——港口集群。我国大量镍铁需通过进口红土镍矿生产而来,由于红土镍矿价格相对透明,因此物流成本成了镍铁厂商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,离港口的距离越近,对厂商的成本控制越有利。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镍矿6244万吨,主要集中于环渤海地区、江苏及山东沿海、南方沿海等地。因此,在新建产能中,山东、江苏地区凭借港口优势,占据了超过70%的增量。
可以预见,在经历18个月左右的建设期后,2014年起我国镍铁产能将步入密集投放期。预计2014~2015年新增产能分别为48万吨和18万吨,届时总产能或将达到134.08万吨和152.08万吨,但具体达产情况需要关注印尼矿业政策以及国内消费需求等因素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逐步深入,“改革的阵痛”以及刺激力度的回落将使得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下游需求恐难恢复前期景气;加之不锈钢传统应用领域消费渐显饱和,预计整体需求增速将大幅放缓。因此,大量规划中的镍铁产能逆势扩张前景堪忧。